×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综合 > 复习指导

考纲重点之方剂学各论——清热剂

2023-09-01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王老师

        关于方剂学各论——清热剂的相关内容,博傲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总结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1.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2.适应范围: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末结实的情况下使用。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又宜表里双解。

        3.分类: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剂六类。

        4.注意事项

        (1)要辨别里热所在部位。若热在气而治血,则必将引邪深入;若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此即叶天士所谓“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之理。

        (2)辨别热证真假,勿为假象迷惑,若为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

        (3)辨别热证的虚实,要注意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即如王冰所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此时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使阴复则其热自退。

        (4)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量太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用量太重,势必热去寒生;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外感之邪虽已入里化热,亦应慎用,必要时配伍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

        (5)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用凉药热服法,此即反佐法。

        5.方剂对比分析与鉴别应用——清气分热类

        竹叶石膏汤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竹叶石膏汤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岁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6.具体方剂——清气分热类

        (1)白虎汤

        【方歌】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烦渴,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组成】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用法】煮,米熟汤成。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义】

        ①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

        ②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并能止渴除烦。

        ③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

        ④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

        ⑤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加减应用】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息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注意事项】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以上分享的内容,由博傲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报名审核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博傲教育。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