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考研的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博傲教育搜集整理了“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一)”的内容如下,希望对各位护理考研的考生有所帮助。
1、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2、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
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3、全静脉麻醉TIVA:
是指在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多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复合应用,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
4、局麻:
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5、表面麻醉: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6、局部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组织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
7、区域阻滞:
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
8、神经阻滞:
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9、蛛网膜下腔阻滞:
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称~,又称腰麻。
10、硬脊膜外腔阻滞:
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脊膜外腔,阻滞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或(和)运动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称为~,又称硬膜外麻醉。
11、毒力:
指病原体形成毒素或胞外酶的能力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能力。
12、外科感染:
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性或手术后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占外科疾病的1/3-1/2。
13、疖:
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
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5、丹毒:
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
16、急性蜂窝织炎:
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
17、败血症:
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
18、脓血症:
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19、菌血症:
属脓毒症的一种。指血中检出病原菌,有全身反应的感染。
20、条件性感染:
又称机会感染,是指平常为非致病菌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多和毒性增大或人体抵抗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上文内容“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由博傲教育小编搜集整理,考生要花时间来掌握这些知识,只有做到活学活用,考试成绩才可能提升。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