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综合 > 复习指导

考研每天复习8小时是什么水平?

2025-07-09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王老师

        考研一天到底要学几个小时?备考过程中总能听到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每天8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几乎是极限了。而且,即使是8小时,想要真正做到高效利用、有效复习,难度也很大!

        时间只是我们衡量复习进度最粗糙的标尺。基础一般、效率偏低的同学,整体需要的复习时长自然会拉长;而对于基础扎实、效率高的同学,他们可能根本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就能完成复习任务。

        务必牢记:复习时间长≠一定能上岸!

        很多同学的时间规划大体上和上图类似,但请特别注意:制定时间规划不等于盲目鼓吹打时间战!

        每个人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都千差万别。有些经验贴大肆宣扬上岸学姐学长每天学习12小时甚至15小时。这样的高强度安排,首先要考虑自身身体和心理能否承受,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严格执行?

        考研不仅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效率之战。

        这是一份考研中后期的时间表,预留了40-50分钟的吃饭时间,每门课复习后也有20分钟的休息。

        一天总学习时长能达到11.5小时,同时保证了8小时睡眠,对多数同学而言,这份时间表的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强的,每天10+小时的复习时长本身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关键是要在暑期就摸清自己复习强度的上限,这样才能在冲刺阶段进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复习。

        那么,现在很多同学的核心疑问是:如何在每天6-10小时内,实现科学高效的备考?

        1、环境选择是基础

        首先,强烈不建议自制力较弱的同学在家或宿舍复习。

        床、零食、手机会无时无刻、全方位地向你招手,试问你能有多强的定力抵御这些触手可及的诱惑?推荐去图书馆或自习室。

        远离了各种可能打断学习的干扰源,你的学习效率会显著提升。

        当你忍不住想分心做点无关事情时,抬头看看周围专注的同学,往往就能被带动起来。

        2、计划制定是关键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破窗效应」:一旦某次计划未能完成,后续执行计划的决心就会逐次减弱,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计划流产。

        因此,制定学习计划时,必须评估其与自身完成能力的匹配度。

        考研是场长跑,建议同学们根据总任务量,制定清晰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最大化利用每一分钟,同时也便于定期检查反思学习效果。

        3、四科时间如何分配?

        首先,每个人的专业、各科目标分数以及学科基础都不同,硬性规定统一的时间分配是不科学的。

        但以下几个核心因素值得参考:

        ①学科强弱定侧重

        哪科是短板,就应投入更多时间强化它,避免偏科拖后腿。

        ②分值高低看权重

        哪科在总分中占比高,理应分配更多学习时间,切勿因小失大。

        ③复习周期有差异

        通常,政治的复习周期相对较a短。

        专业课需要长期积累夯实基础,难以速成;而政治主观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后期强化。

        祝同学们都成功上岸~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