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病毒的致病机制

2015-11-2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医学考试在线

  医学考试在线搜集整理了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资料相关信息,以供作为参考。

  病毒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①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病毒的体外细胞培养可见细胞变形死亡形成空斑,称作细胞病变效应(CPE)。溶细胞型感染是病毒感染中较严重的类型。

  ②非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并以出芽方式释放的病毒,或有包膜病毒以高尔基体转运并释放的病毒。这些非杀细胞性病毒增殖时并不造成细胞结构的明显破坏,但造成细胞的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表现为细胞融合;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形成包涵体;潜伏感染。

  ③基因组整合感染:某些DNA病毒的基因组DNA片段或某些RNA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经逆转录生成的前DNA中间体,可持续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链中,在进行基因复制时,不产生子代病毒,称为整合。

  ④细胞增生与转化:某些病毒感染,非但不抑制细胞生物合成,反而促进细胞增生甚至于癌变。此种使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发生的改变,称作细胞转化。

  ⑤促进细胞凋亡:已证实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直接由病毒,或由病毒所编码蛋白间接地作为诱导因子,引发细胞凋亡。此作用对机体是双刃剑。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在病毒感染中,病毒的包膜抗原和衣壳抗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抗病毒免疫和免疫病理,后者常导致组织损伤。

  ①体液免疫病理作用:当受感染的细胞表面存在病毒抗原时,可与体液中相应的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II型超敏反应,引发组织细胞损伤。

  ②细胞免疫病理作用:抗病毒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在发挥其抗病毒感染的同时,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等,也对宿主细胞产生损伤,引起类似于胞内菌(如分枝杆菌)感染的Ⅳ型超敏反应。

  ③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引起免疫抑制;引发自身免疫病。

  医学考试在线建议考生可持续关注临床执业医师频道,随时为您及时更新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最新最快的信息!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