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血液系统,基础知识: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5-09-2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admin

   医学考试在线是国内较早的大型医学网站之一,医学考试在线经过17年的经营和完善,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图书出版和考试辅导为主、兼顾相关专业信息服务的医学综合性网站,更多护士临床执业医师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等相关医考咨讯,敬请关注医学考试在线。

 

  2015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血液系统》基础知识: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分型

  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国内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Ⅰ型)和慢性再障。慢性再障病程中如病情恶化加重,则称为重型再障(Ⅱ型)。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

  1.化学因素 氯霉素、苯。

  2.物理因素 放射线干扰DNA合成,干细胞数量减少、造血微环境紊乱。

  3.生物因素 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

  (二)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内在的缺陷 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长期培养起始的细胞(LTCIC)明显减少或缺如。

  2.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脂肪化、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3.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祖)细胞 T细胞及其分泌的某些造血负调控因子与造血干细胞损伤有密切关系。

  三、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急慢性再障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鉴别

 

急性再障

慢性再障

起病

出血

严重,常发生在内脏

轻,皮肤、黏膜多见

感染

严重,常发生肺炎和败血症

轻,以上呼吸道为主

血象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血小板计数

<20×109/L

血小板计数>20×109/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15×109/L

>15×109/L

骨髓象

多部位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度减少,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骨髓灶性造血,增生程度不一,增生灶内主要为幼红细胞,且主要系晚幼红细胞

 

不良,不积极治疗多于6~12个月死亡

较好,生存期长

  1.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

  2.骨髓象 多部位骨髓穿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粒系及红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

  3.免疫功能检查

  CD4+:CD8+细胞比值减低,

  Th1:Th2细胞比值增高。

  重型再障的血象标准是(具备3项中2项):

  (1)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109/L。

  (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3)血小板<20×109/L。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再障的诊断包括血象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体检一般无脾大。骨髓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 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等检查)。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再障主要应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特别要和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酸溶血试验(Ham)试验、糖水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m试验)均为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酶活力正常或降低,临床上常有反复发作的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黄疸、脾大。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血象呈现一项或两项减少,不一定是全血细胞减少。红系巨幼变,核质发育不平衡,骨髓象呈现增生明显活跃,三系细胞有病态造血现象,为本病明显特征。

  (三)恶性组织细胞病

  多有高热,出血严重,晚期可有肝大、黄疸。骨髓中有异常的组织细胞。

  五、治疗

  (一)支持治疗

  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对血小板和骨髓有损伤的药物及必要的心理治疗。对症治疗包括纠正贫血,如输血;控制出血,用止血药及输注血小板;控制感染先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更换敏感窄谱的抗生素;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合并肝损害,需要适当护肝治疗。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主要用于SAA;环孢素,适用于全部AA。

  2.促造血治疗 包括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14.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全血细胞减少

  B 骨髓存在增生灶

  C 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

  D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增加

  E 巨核细胞增多

  答案:(E)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学特点有(1)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2)骨髓增生低下,有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3)非造血细 胞增多,甚至成团出现;(4)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5)在慢性病例,骨髓可能存在局部增生灶;(6)骨髓铁染色细胞增多。

  15.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特点有

  A 骨髓穿刺不容易出现“干抽”

  B 幼稚细胞增多

  C 淋巴细胞减少

  D 巨核细胞以IV期巨核为主

  E 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和网状细胞多见

  [答疑编号9110102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E)

  16.最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混淆的疾病是

  A 非白血性白血病

  B ITP

  C PNH

  D 脾功能亢进

  E 恶性组织病

  答案:(C)

  【解析】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均属于干细胞疾病,两者均可表现全血细胞减少,所以临床上容易混淆。

  17.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

  B 环孢素

  C 雄激素

  D 造血生长因子

  E 抗生素

  答案:(A)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