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放射医学技术 > 复习指导

放射医学技术丨【专业实践能力】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耳部

2022-01-0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马老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博傲教育小编今天整理了“放射医学技术丨【专业实践能力】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耳部”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耳部

       (一)适应证

       1.先天性耳道畸形,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内耳道畸形等。

       2.肿瘤,如听神经瘤、表皮样瘤等。

       3.炎症,如化脓性中耳炎等。

       4.外伤,如听小骨骨折、鼓室气房血肿等。

       (二)相关准备

       1.CT增强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2.对比剂依据患者情况及说明书应用。

       3.受检者应去除佩戴的金属饰物。

       4.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

       5.操作者向受检者交代检查须知。

       6.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7.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

       (三)扫描技术

       耳部重要结构大都隐藏在颞骨内,其结构细微复杂,在行CT扫描前应详细了解临床资料和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程序和参数。

       1.横断位扫描:

       (1)扫描体位:病人仰卧于扫描床中间,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使患者的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2)扫描基线与X线入射角度:由于耳部结构细小且排列复杂,不同的扫描基线显示的颅底及中内耳结构各有差异。因此,扫描角度应根据临床要求选择。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断面图像对锤骨和砧骨关系、鼓窦入口、舌下神经管、耳蜗、前庭、半规管、咽鼓管、颈动脉管和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显示较好;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曲,使听眉线与床面垂直,扫描基线为听眉线(与听眶线夹角呈30°)。其断面图像对锤砧关节、面神经管水平段和膝部、鼓窦、外半规管、前庭窗、圆窗和前庭导水管等显示较好。

       (3)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

       (4)扫描方式:螺旋或非螺旋扫描。

       (5)扫描参数:中内耳结构的层厚与间距用1~2mm,内听道的层厚与间距用3~5mm。

       (6)重建参数:重建间距与层厚相同。

       2.冠状位扫描:

       (1)扫描体位:视病人具体情况或病情,选用颏顶位或顶颏位。

       (2)扫描角度:冠状扫描,常用70°与105°断面。70°冠状位扫描,其断面平行于枕骨下坡长轴方向,X线与听眶线夹角呈70°,可较好显示上鼓室、鼓室盖、耳蜗、颈动脉管、颈静脉孔、面神经水平段等结构;105°冠状扫描,其断面平行于上颌窦后缘或垂直于蝶骨平板。扫描平面与听眶线夹角呈105°,可较好显示面神经鼓室段、垂直段、前庭窗与镫骨的关系、锥隆起、鼓室窦及耳蜗神经等结构。

       (3)扫描范围:从下颌髁状突后缘至岩锥后外侧,包括颞颌关节后缘至乙状窦,也可根据病变大小适当调整扫描范围。

       (4)扫描参数:层厚1mm,间距1mm。小儿扫描剂量为120kV,40~60mAs。

       (5)重建参数:重建间距与层厚相同。

       3.增强扫描:仅观察中内耳骨性结构,平扫即可。临床疑有听神经瘤或血管病变时,须做增强扫描。

       (四)后处理技术

       耳部图像需单侧局部放大或重建放大后摄影。外耳道闭锁的放大图像,应包括全耳部皮肤。增强扫描图像用软组织窗摄影;HRCT图像用特殊的窗口技术,窗宽300~4000HU,窗位350~450HU。观察听骨链和内耳情况,使用仿真内镜及3D重建软件,对螺旋扫描图像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博傲教育小编关于“放射医学技术丨【专业实践能力】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耳部”内容的整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备考资料请关注医学考试在线放射医学技术频道!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