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基础知识:燥邪
燥邪
①:定义:
(1)是指六淫当中,具有干燥收敛特性的外邪,“外燥病”。(2)燥邪与四季中秋季相应。(3)按照阴阳属性分为,温燥、凉燥。(外燥病:秋季的外感病。温燥相当于其他季节的外感风热。凉燥相当于其他季节的外感风寒。)发生在夏末秋初。(4)燥邪与肺气气化相通。
②: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9.36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是指燥邪为病,易于损伤人体津液,而表现出干燥、涩滞不爽的病理现象。“燥胜则干”《内经》。临床特征:燥属外邪,主要表现为肌表症状,之多侵袭到肺。因此表现为,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皮肤干燥,毛发不荣。
(2)31.23,燥易伤肺。燥邪与肺气气化相通,肺为娇脏,直接与外界相通,六淫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肺。肺喜清肃柔润,干燥违反了肺的生理特性。燥邪伤肺会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失职。临床特征:表现为,咳、痰、喘,初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咳、痰,到末期才会出现喘。咳是干咳。痰是无痰或少痰,或者是痰粘稠难咯。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