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总论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医学考试在线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复习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2、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中的背俞穴。
3、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系统的腧穴。
4、奇穴:是指既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5、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6、腧穴主治特点: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7、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
8、远治作用: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器官病证的作用。
9、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医学考试在线搜集整理,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10、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11、腧穴的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
12、腧穴的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13、特定穴意义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具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郗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10类。
14、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意为宽大通畅,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15、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18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师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扫一扫关注博傲医师微信公众号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一网打尽!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