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内容,医学考试在线小编为您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1.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成串,累累如贯珠状,故名瘰疬。又名“疬子颈”、“老鼠疮”。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2.特点:
(1)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
(2)好发于颈部两侧,病程进展缓慢
(3)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红不痛,缓缓增大,窜生多个,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敛,易成窦道,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3.病因病机
(1)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
(2)日久痰湿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渐成虚损。
(3)肺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结聚成核。
3.瘰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①年龄:多见于儿童或青年
②部位:好发于颈部的一侧或两侧,亦可延及颔下、缺盆、腋部,病程进展缓慢。
③病史:发病前常有虚痨病史。
④症状:
a.初期: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肿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多无全身症状。
b.中期:结核增大,皮核粘连。有时相邻的结核可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动,渐感疼痛。如皮色渐转暗红,按之微热及微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可伴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
c.后期:切开或自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略,可形成窦道。
(2)实验室检查
①血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②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
③脓液培养可有结核杆菌生长。
(3)鉴别诊断
①颈痈:虽亦生于颈之两侧,但发病较快,初起即寒热交作,结块形如鸡卵,漫肿坚硬,焮热疼痛,易消,易溃,易敛。
②署核:可由头面、口腔或四肢等部皮肤损伤或生疮引起,一般单个,在颏颔、颈部、腋部、胯腹部结核如豆,边界清楚,起发迅速,压之疼痛明显,很少化脓破溃,一般无全身症状。
③失荣:多见于中老年。生于耳前后及项间,初起结核形如堆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生长迅速,溃破后疮面如石榴样或菜花样,血水淋漓。常由口腔、喉部、鼻部或脏腑的岩转移而来。
4.瘰疬的内治法和外治法
(1)内治
①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②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
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
(2)外治
①初期:局部结块处可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
②中期: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可用千捶膏。若脓已熟宜切开排脓,创口宜大,或十字形切口。
③后期:用七三丹或八二丹掺于药棉纳入溃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如肉芽红活,脓腐已尽时,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如口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也可用手术方法将坏死组织清除。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瘰疬”由医学考试在线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考热线电话:400-6286615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填写邀请码:1460[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着你!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