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锁喉痈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016-12-23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吴老师

  锁喉痈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涉及到的知识点,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锁喉痈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是什么?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医学考试在线编辑专门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吧。

  锁喉痈,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结喉正中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来势暴急,肿势散漫,范围较大,其症状发生变化很快,可并发喉风、重舌等险证。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本病辨证,应辨实证、虚证。壮热,口渴,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肿势蔓延为实证;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低热不退,口干少津,为胃阴亏耗,为虚证。

  锁喉痈治疗原则:

  锁喉痈多因外感风温加痰热之邪、肺胃积热或热伤胃阴所致,故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方法。同时,应辨明病因,审因论治以治本。热毒聚结证宜散风清热,化痰解毒;热伤胃阴证,宜益胃养阴,清解余毒。

  锁喉痈证治分类:

  1、热毒聚结证

  证候: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肿势蔓延;壮热,口渴,头痛颈强,吞咽困难;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薄荷、僵蚕。

  2、热伤胃阴

  证候: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流出,疮口暗红,疮口难敛;伴低热不退,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舌红,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清解余毒。

  方药:益胃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

  以上关于锁喉痈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由医学考试在线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8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师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扫一扫关注博傲医师微信公众号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一网打尽!

 医学考试在线       医学考试在线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