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综合 > 考试动态

考研中内总结【脾胃病】

2016-12-01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段老师

医学考试在线小编为2017年考研冲刺的朋友们整理了考研中内总结【脾胃病】,希望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哦!预祝2017年考研的考生们,取得优异成绩。   

  胃痛

  沿革: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医学正传》:“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

  胃痛的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食积。

  (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半夏泻心汤(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以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胃脘胀痛而便闭者,以通腑行气)】【大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以泄热解燥,通腑荡积)】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肝胃郁热证,以疏肝泄热和胃)】

  (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黄土汤(呕血便黑)】【归脾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体倦纳差,唇白舌淡,脉虚弱)】【调营敛肝汤(瘀血停滞兼阴血不足所致胃痛)】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益胃汤】【左金丸(胃脘灼痛,嘈杂泛酸,以制酸)】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理中丸(胃脘冷痛,里寒较甚,呕吐,肢冷,以温中散寒)】

  【附子理中汤(兼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以温肾暖脾,和胃止痛)】

  【香砂六君子汤(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甘草泻心汤(寒热错杂证,胃脘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

  泄泻

  沿革:首载于《内经》,称为“泄”。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与肝、肾相关。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虚证泄泻——大便时溏时泻,腹痛不甚,喜温喜按。

  泄泻与痢疾的共同点:多发于夏秋季节,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发病,病变在胃肠。

  (一)暴泄

  (1)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纯阳正气丸(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以温中散寒,理气化湿)】【胃苓汤(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以健脾行气祛湿)】

  (2)湿热伤中证——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在夏暑之间,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理中丸(脾阳虚衰,阴寒内盛,以温中散寒)】

  【补中益气汤(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这,以益气健脾,升阳止泻)】

  (2)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桃花汤】

  【附子理中丸(脐腹冷痛,以温中健脾)】

  【真人养脏汤(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这,以涩肠止泻)】

  【乌梅丸(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有黏冻,表现寒热错杂证候)】

  (3)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补充:五更泻——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

  呕吐

  沿革:呕吐最早见于《内经》。《景岳全书》提首辨虚实。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以和胃降逆为原则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饮食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小承气汤(积滞较多,腹满便秘,以导滞通腑)】

  【竹茹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以清胃降逆)】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五版: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气滞肝郁证,以舒肝和胃,降逆止呃)】

  【五版:柴胡疏肝散合小半夏汤(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左金丸(呕吐酸水,心烦口渴,以清肝和胃,辛开苦降)】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腹痛

  沿革:《内经》首见腹痛。《金匮要略》:“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对“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及寒邪攻冲证分别提出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等,开创了腹痛证治先河。

  辨证要点:寒热虚实气血脏腑。

  腹痛与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相关。

  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附子理中丸、乌梅丸】

  【附子粳米汤(寒气上逆致腹中切痛雷鸣,胸胁逆满呕吐,以温中降逆)】

  【乌头桂枝汤(腹中冷痛,身体疼痛,内外皆寒,以温里散寒)】

  【暖肝煎(少腹拘急冷痛,属寒凝肝脉者,以温经散寒)】

  【大黄附子汤(寒实积聚,腹痛拘急,大便不通者,以温泻寒积)】

  【通脉四逆汤(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以表里双解)】

  (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重证 【保和丸(轻证)】

  (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痛泻要方(腹痛肠鸣,气滞腹泻)】

  【天台乌药散(少腹绞痛,阴囊寒疝)】

  (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丹参饮(病情较轻)】

  【膈下逐淤汤(兼有寒象,腹痛喜温,胁下积块,疼痛拒按)】

  【桃核承气汤(下焦蓄血,大便色黑)】

  (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

  【大建中汤(腹中大寒,呕吐肢冷,以温中散寒)】

  【温脾汤(大肠虚寒,积冷便秘)】

  【附子理中汤(腹痛下利,脉微肢冷,脾肾阳虚)】

  【补中益气汤(中气大虚,少气懒言)】

  便秘

  (一)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更衣丸(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以清肝通便)】

  【青麟丸(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大承气汤(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以急下存阴)】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二)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补中益气汤(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以升提阳气)】

  【生脉散(气息低微,懒言少动者,以补肺益气)】

  【大补元煎(肢倦腰酸,以滋补肾气)】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五仁丸(若阴血已复,便仍干燥,以润滑肠道)】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益胃汤(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

  【六味地黄丸(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

  【增液承气汤(阴亏燥结,热盛伤津,以增水行舟)】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18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你手里或许有《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但是你想让此书编者帮你“指点江山”、告诉你一考的技巧吗?技巧热线:400-6286615,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顺利进入名校吗?扫描下面的图片“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中医综合问题讨论群:499292170            529942793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一网打尽!       扫一扫关注博傲中医综合傲视宝典微信公众号

(医学考试在线原创,转载必究)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