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故选C。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B、阴虚风动C、风中络脉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故选C。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唐·王冰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应壮水之主,以制 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故选A。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B、用热远热C、阴中求阳D、因人制宜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例如:偏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体质壮实者,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偏弱者,攻伐之药量药稍轻,且多配伍补益之药。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脉经》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难经》最早创立"独取寸口"的脉法。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癫病表现为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或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A寒证、水饮B肾虚、脾虚C血瘀、湿证D痛证、惊风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五色主病中面色黑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
A进食仓促B热邪客胃C胃气衰败D食积肠腑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
为胃气上迸,横膈拘挛所致。实证往往发病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犯胃所致。虚证多因脾肾阳衰或胃阴不足所致。正常人在刚进食后,或遇风寒,或进食过快均可见呃逆,往往是暂时的,大多能自愈。嗳气常由于食积肠腑所致。
19.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1次者,属于
A少阳病B阳明病C疟疾D湿温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疟疾: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
A浮脉与虚脉B濡脉与弱脉C洪脉与细脉D芤脉与革脉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 明显。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