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报名通知已经公布,医学考试在线小编搜集整理了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相关资料如下,请预备报考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治疗感冒是否应该使用抗病毒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冒,十分常见,成人每年平均 2-6 次,儿童 6-8 次。绝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
感冒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大家都知道。但日前某医学网站的微信认证账号发文,对于感冒“临床早期,推荐使用广谱抗病毒药”。随即引来很多专业人士反对:
感冒到底要不要用抗病毒药?
2012 年,中国医师协会等曾发布《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美国 CDC 以及美国家庭医师协会都有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指南,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没有明确的证据推荐应用广谱的抗病毒药物。
感冒明明是病毒引起的,为什么就不能用抗病毒药呢?
话说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无论 SARS、禽流感、登革热还是埃博拉,哪个不是病毒所致,抗病毒哪有那么容易。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没什么用
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相关证据很少。有研究曾应用金刚烷胺或神经氨酶抑制剂,发现仅可缩短 1 天的病程,但给药时间必须在发病的前 48 小时内。
2013 年的一项 Meta 分析对奥司他韦治疗感冒的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无任何证据表明奥司他韦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2、可供选择的药物少,不良反应多见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三氮唑核苷,如利巴韦林(病毒唑),可抑制病毒核酸合成,主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根据丁香园用药助手早前的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 8600 余例,涉及不良反应 26000 余例次;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胎儿异常的有 126 例次,明确为畸形的有 45 例次,涉及多个系统的畸形;不良反应表现为肿瘤的有 81 例次;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 123 例次。
关于其生殖毒性,建议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六个月,服用本品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孕,育龄妇女及其伴侣应采取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立即报告医生。
另一主要的毒性: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 1-2 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其中约 10% 的病人可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
第二类,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第三类,神经氨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中的高富帅,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很贵。
3、无法做到精准打击
早期的抗病毒药主要着眼于控制病毒增殖,减少伴发的组织损伤,激活炎症反应。但与细菌性的病原体不同,后者可以准确分离明确具体的细菌种类,并在几天内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敏感抗菌药物。目前临床,甚至大多数教学医院,几乎无法进行快速的病毒诊断,甚至也不存在病毒的药敏试验。主要还是因为开展这样的病毒学检查没有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现有的临床证据以及各权威机构的临床指南都不主张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抗病毒药物。药物治疗方面仅推荐进行对症治疗,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等。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含有上述各类药物成分,处方其中的一种即可,避免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我们能押中考题,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我们连续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题,扫描下面的“yaoshiv”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QQ群:执业药师交流3群227510343、中药群:291876905 西药群:290551102、 2元众筹群579383454、 免费课件领取群129224834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博傲教育 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填写邀请码850[海量试题][历年试题]等着你!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