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中药师 > 复习指导

《中药二》考点总结:收涩药

2022-03-18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纪老师

        准备参加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之后更方便记忆和学习,博傲小编整理了《中药二》考点总结:收涩药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解决复习难题,内容如下:

  收涩药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2.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蛔厥腹痛。

        3.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4.赤石脂: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5.莲子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6.芡实:补脾去湿,益肾固精。

        7.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阴阳并补之品。

        8.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9.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0.诃子: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11.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12.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13.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

        14.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15.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16.麻黄根:收敛止汗。

        17.糯稻根: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18.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

        19.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杀虫。

        蛔厥腹痛:乌梅

        阴阳并补之品:山茱萸、山药

        以上【《中药二》考点总结:收涩药】内容由博傲小编整理,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就收藏分享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的药考知识点,那就快来关注博傲医学考试在线网!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