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中药师 > 复习指导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精选知识点:寒邪的基本概念、性质、治病特征总结

2022-01-28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纪老师

        准备参加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之后更方便记忆和学习,博傲小编整理了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精选知识点:寒邪的基本概念、性质、治病特征总结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解决复习难题,内容如下: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 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空调过凉,恣食 生冷、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条件。寒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伤,即“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邪郁遏卫阳的实寒证,或致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气化失司,可致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伤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遏不得 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 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 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 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以上【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精选知识点:寒邪的基本概念、性质、治病特征总结】内容由博傲小编整理,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就收藏分享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的药考知识点,那就快来关注博傲医学考试在线网!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