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中西医执业医师 笔试考试已经结束,在考试之后,想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医师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公布时间、证书注册及重新复习 备考等消息了。医学考试在线 专门整理汇总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执业医师每日一练
1.影响收缩压的高低最主要的因素( )
A.每搏输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弹性
E.血液充盈程度
答案【A】
解析:影响动脉血压因素主要有①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其中影响收缩压的主要是每搏输出量的大小,影响舒张压的主要是外周阻力的大小。
2.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是负压
B.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
D.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
E.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
答案【E】
解析:胸内压在一般情况下是负压。如果胸膜受损,气体将顺压力差进入胸膜腔而造成气胸。此时进入的大量气体使胸膜腔负压减小,甚至消失。A、B、C、D项均正确。
3.正常情况下,血气分析中PaO为60mmHg时,相应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最可能为( )
A.90%
B.95%
C.60%
D.70%
E.80%
答案【A】
解析:根据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氧合血红蛋白离解曲线呈S形态,当PaO>8kPa(60mmHg)以上,曲线处平坦段,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PaO改变5.3kPa(40mmHg),而血氧饱和度变化很少,说明氧分压远较氧饱和度敏感;但当PaO<8kPa以下,曲线处陡直段,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故PaO小于8kPa(60mmHg)作为呼衰的诊断指标。
4.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
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
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
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30%以上
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
答案【B】
解析: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可将胃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几乎同时开始,部分重叠(E错误)。它们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但头期主要受神经调节,肠期主要受体液调节,而胃期兼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个时期均无自身调节。
头期分泌的调节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但不能看作是纯神经反射,因为反射的传出通路,即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液分泌中,有直接刺激壁细胞的机制,还有通过刺激G细胞和ECL细胞,分别使它们释放胃泌素(促胃液素)和组胺,间接促进胃液分泌的体液途径(A错误);引起胃液分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中,支配壁细胞和ECL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乙酰胆碱,其作用可被阿托晶阻断,但支配G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促胃液素释放肽,其作用不能被阿托品阻断(C错误);三期引起的胃液释放量不同,头期约为总量的30%,胃期约60%、肠期约10%(D错误);食物入胃引起的胃期胃液分泌有三种机制:①长反射:食物机械性扩张胃底、胃体和幽门部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胃泌素作用于壁细胞;②短反射:扩张幽门部,通过局部神经丛使G细胞释放胃泌素;③蛋白质消化产物,肽和氨基酸直接作用于G细胞,使后者释放胃泌素。故B为正确答案。
5.下列选项中,能促进Ca在小肠吸收的因素是( )
A.脂肪
B.植酸
C.草酸盐
D.磷酸盐
E.维生素B
答案【A】
6.胃和小肠都具有的运动方式( )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袋状往返运动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解析:胃、肠等消化吸收器官,具有分泌各种酶和胃肠激素的作用,他们以不同的运动参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7.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不感蒸发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解析:机体的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这四种方式进行散热,但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则仅通过蒸发散热来散发体热。①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和有效的散热面积。②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以及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能。③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风速。④蒸发散热: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不感蒸发是指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气化的形式。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机体的散热方式有四中,同学们应该学会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这些条件适合哪些散热,本题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没有明显的接触环境,没有描述风速,没有明显的蒸发散热,所以A正确。
8.下列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因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B.肾血浆流量增多
C.有效滤过压降低
D.肾小囊内压升高
E.毛细血管压降低
答案【B】
解析: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肾的血浆流量。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浆胶体渗压升高、肾小囊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压降低都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本题答案为B。
9.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多是通过( )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C.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减少醛固酮的释放
E.降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答案【B】
解析:当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高时,由于渗透压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加。静脉注射甘露醇,由于甘露醇可以从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可使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升高,使尿量增加。
10.某人因车祸导致盆神经受损,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
A.多尿
B.少尿
C.尿失禁
D.尿潴留
E.尿频
答案【D】
解析:排尿反射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其初级中枢在骶髓,但正常情况下,排尿反射受中脑和大脑皮层的高位中枢的控制。可有意识地抑制或加强其反射过程。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时(400~500ml),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也到达脑干和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位中枢,并产生尿意。当高位截瘫时排尿的初级中枢失去了高位中枢的控制,将导致排尿异常,出现尿失禁,A正确。如果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盆神经)或骶段脊髓受损,排尿反射也不能完成,膀胱变得松弛扩张,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导致尿储留。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医师考试的信息,请关注医学考试在线医师资格频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关医师资格考试的最 新动态,考试资讯,备考经验,以及医师资格考试课程的相关消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专业的名师团 队,让我们助你在医师考试之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考热线电话:400-6286615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关注博傲教育微信公众号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试题一网打尽!邀请码:850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