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口味异常辨治

2016-10-20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医学考试在线

  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口味异常辨治:医学考试在线搜集整理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味异常辨治相关辅导内容如下,请准备参加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生及时查看。

  口味异常辨治

  “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口内症状,一般实证多于虚证,热证多于寒证。又因口内津液,通于五脏,故脏气偏胜,便有不同味觉反应于口,口中味觉异常,常常是辨证的依据和参考。近代名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对口证叙述甚详,可供临证参考应用,学习归纳如下。

  口苦——胆热、心热、肝热证常见口苦。《内经》称为“胆瘅”。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宜龙胆泻肝汤,方书曰:“心热则口苦,或生疮”,宜凉膈散、泻心汤。总之,口苦一内热多见,偏于肝胆二经。一般不作为主证治疗,热泻则口苦自除。现今临床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中多伴见口苦一症。

  口甘——口内常觉味甜,饮白开水也甜,系脾经湿热,《内经》称之为“脾瘅”,并谓“治之以兰”。兰草即佩兰,取其芳香清化。前人认为:“盖瘅者,热也,宜泻黄散、三黄汤”治之。故经常口甘味甜,以清热化湿为主,从脾论治 。

  口酸——口中常有酸味,并非泛酸口苦所致。方书云:“肝热则口酸,肝乘脾亦口酸,宜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甚者当归龙荟丸。”

  口咸——秦伯未曰:“肾热则口咸,宜滋肾丸”,口中终有咸味,饮白水也咸,常属肾中虚火,当滋阴清热,引火归原。现多选用六味地黄丸,或酌加知母、黄柏、肉桂等品。

  口辣——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上有麻辣感,皆属肺热。古人云:“肺热则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甚而喉腥者,宜加减泻白散。”故以桑白皮、桔梗、地骨皮、黄芩、麦冬、五味子、知母、甘草等清泄肺热。

  口淡——口淡无味,纳谷不馨。外感引起的,以祛邪为主;内伤多有脾胃虚弱或病后运化不健的,以调运中焦、健脾和胃为治。一般不作为主症,若胃虚夹有湿浊,恶心泛泛,可于主方中加入芳香和中之品。

  医学考试在线提醒:手机用户可访问执业 医师考试网:(http://m.ykpass.com.cn)。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执业医师微信公众号:eduyishi,关注微信,执业医师考试资讯、考试试题、试 听课程一手掌握!

  

  扫二维码下载医学考试在线博傲金题APP: 医师人机对话考试形式提前演练!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