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拔罐法

2016-01-06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医学考试在线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医学考试在线搜集整理了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拔罐法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参加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火罐种类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现临床常用广口罐头瓶代替。

  1.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

  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

  2.适应范围

  拔罐法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湿痹:如肩背痛,腰腿痛。

  (2)胃肠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

  (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4)刺血拔罐适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3.注意事项

  (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以上是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拔罐法资料,祝大家考试顺利!医学考试在线会及时更新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最新相关信息,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