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西药师 > 复习指导

《药一》知识点:​药物的溶出速度

2020-04-24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向老师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医学考试在线搜集整理了“《药一》知识点:​药物的溶出速度”资料供大家学习。

  ​药物的溶出速度

  固体剂型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口服时,必须先经过崩解、释放、溶解后,才可能被上皮细胞膜吸收。尤其对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度很慢的药物及其制剂,药物从固体制剂中的释放溶出很慢,其溶出过程往往成为吸收过程的限速阶段,溶出速度的理论依据是Noyes-Whitney的扩散理论,按下列方程式表示:药物的溶出速度与S(即药物的表面积)、Cs(即药物的溶解度)和K(即溶出速率常数)成正比。故对于溶解度小的药物制成的片剂或其他固体剂型,各国药典常规定测定溶出速度,作为体外控制质量的方法之一。

  (1)粒子大小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药物粒子越小,与体液的接触面积越大,药物的溶解速度就会越大。为达到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的目的,可采用药物微粉化技术,还可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和控制结晶法制备微晶。

  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呋喃啶等,不宜采用微粉化技术制备制剂。

  (2)多晶型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各种晶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溶出速率等,它们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也有所不同。

  (3)溶剂化物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一般溶出速率大小顺序为: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4)成盐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难溶性的弱酸制成钾盐或钠盐、难溶性弱碱制成盐酸盐或其它强酸盐后,由于溶解度增加,能够在胃肠液中迅速溶解,可使制剂的溶出速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

  以上就是医学考试在线关于“《药一》知识点:​药物的溶出速度”的整理,希望对执业药师考生备考有所帮助!更多备考资料,请到医学考试在线执业西药师复习指导中查找。

  我们能提前预测分数线,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可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

  QQ群:291876905、272563230、375711639

  扫一扫二维码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下方金题APP二维码,注册登录即可免费做题!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