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士 > 复习指导

2017初级药士考试备考辅导:登革病毒

2017-05-0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吴老师

  医学考试在线为了帮助即将参加药学职称的考生顺利复习,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感染引起登革热。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现本病,以后在海南岛及广西等地均有发现。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但体积较小,约17~25nm,依抗原性不同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同一型中不同毒株也有抗原差异。其中2型传播最广泛,各型病毒间抗原性有交叉,与乙脑病毒和西尼罗病毒也有部分抗原相同。病毒在蚊体内以及白纹伊蚊传代细胞(C6/36细胞)、猴肾、地鼠肾原代和传代细胞中能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登革病毒经蚊(主要是埃及伊蚊)传播。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丛林中的灵长类是维护病毒在自然界循环的动物宿主。

  人对登革病普遍易感。潜伏期约3~8天。病毒感染人后,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增殖,然后经血流扩散,引起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骨骼和关节痛,约半数伴有恶心、呕吐、皮疹或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可于发热2~4天后症状突然加重,发生出血和休克。临床上根据上述症状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型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二个类型。后者多发生于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后,其基本病理过程是异常的免疫反应,它涉及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和补体系统,病情较重,病毒率高。

  病人感染7天后血清中出现血凝抑制抗体,稍后出现补体结合抗体。在实验诊断中,利用C6/36细胞分离病毒是最敏感的方法,用收获液作抗原,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可迅速作出鉴定。取病人血清做中和、血凝抑制和补体结合试验,可提供诊断的依据。近年有用ELISA捕捉法检测lgM抗体早期诊断。目前本病尚无特异防治办法。

  以上是药学职称考试辅导资料,祝大家考试顺利 !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所以我们做到了医考培训合格率最高的神话!医学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合格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合格的秘籍吗?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QQ群:535258470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