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健康中国”预期寿命再增3岁,你知道了吗? 预计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 那么这个目标能实现吗?医学考试在线为您解读解读。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对我们医疗界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呢?
1、农村医改是未来医改的重点
《纲要》在开篇提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主要遵循原则中提到: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2、未来执业(助理)医师、护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将收到重视
为了使得居民健康服务有保障,《纲要》中重点对未来执业医师、护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做了指标规定:
执业(助理)医师: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015年:2.2 2020年:2.5 2030年:3.0
护师: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新兴岗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
3、分级诊疗政策不容动摇,基层接管普通门诊,大医院将专科化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完善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工协作模式,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加快医疗卫生领域军民融合,积极发挥军队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更好为人民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政策是每次重大纲要及指导意见必提的话题,也是今后在实施中不能动摇的主要改革方向,今后大医院必将转向专科、重点疑难杂症的治疗,而普通门诊必将由基层担当主力。
4、加大对基层中医馆的建设,中医药将在治未病重变主力
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5、对开办诊所“简政放权”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发展。
6、今后以培养全科医生人才为重点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持力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7、去编制铁定成事实,聘用制为常态
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落实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政策。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医学考试在线原创,转载必究】
18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师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