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关节炎症,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也是比较棘手的,那么大家知道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吗?医学考试在线为您介绍如下: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的形成,逐渐发展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以关节的症状为主,有关节的肿胀疼痛,静息痛,活动后缓解,多发性、对称性、近端小关节性,晨僵,畸形,活动障碍等。关节外的表现有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性改变、心包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血象多提示轻中度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可升高,ESR、CRP炎性指标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降低,RF(+),抗角蛋白抗体谱: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阳性。类风湿因子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抗角蛋白抗体谱特异性高,灵敏度低。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关节受累情况:
1个中到大关节 0分
2-10个中大关节 1分
1-3个小关节 2分
4-10个小关节 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 5分
血清学检查:
RF和CCP均为阴性 0分
RF或CCP低滴度阳性 2分
RF或CCP高滴度阳性 3分
炎性指标:
CRP和ESR均正常 0分
CRP或ESR异常 1分
病程时间:
小于6周 0分
大于6周 1分
总分≥6分RA明确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的长期坚持服用,控制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
1、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用于急性发作期,有效控制疼痛。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控制病程发展,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刺激,应避免同类药物的叠加使用,必要时可与胃粘膜保护剂或PPI联用,饭后口服。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酚酸钠、洛索洛芬钠、尼美舒利、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醋瑞因等。
2、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急用急停或小剂量治疗酌情递减用量,一般不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用药。0.75mg地塞米松=4mg甲强龙=5mg强的松=20mg氢化可的松
地塞米松为长效药,甲强龙、强的松为中效药,氢化可的松为短效药。一般甲强龙5mg-15mg iv、ih、im qd治疗,疼痛缓解后考虑停用或减量,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时应使用护胃剂防止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3、慢作用抗风湿改善病情药:多为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应定期复查血常规与肝功能监测以调整用药。
4、生物制剂:主要有IL-1拮抗剂、IL-6拮抗剂、TNF-a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细胞毒T细胞活化抗原-4(CTLA-4),靶向治疗,疗效显著,但价格高昂,患者一般经济难以承受,使用较局限。
5、植物药制剂:主要有雷公藤、青藤碱、白芍总苷(帕夫林)。白芍总苷0.6g po tid,规格0.3g每片,主要不良反应为大便偏稀或腹泻。
其他辅助治疗药物:抗骨质疏松药——钙剂、维生素D制剂、补肾强骨止痛类中成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活动期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激素+止痛药+甲氨蝶呤+帕夫林
第二阶段:止痛药+甲氨蝶呤+帕夫林
第三阶段:甲氨蝶呤+帕夫林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白芍总苷
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甲氨蝶呤+白芍总苷
非甾体抗炎之痛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白芍总苷
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激素改善症状,不能控制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植物药制剂可以控制病程进展。
【医学考试在线原创,转载必究】
18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师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