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运动系统:医学资格考试在线搜集整理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运动系统相关辅导内容如下,请准备参加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生及时查看。
一、概念
神经系的运动系统由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大脑皮层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对侧肢体单瘫和偏瘫。特点: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
(二)定位诊断:
1.皮层:病变有刺激性时,对侧躯干相应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抽搐可按运动区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称Jackson癫痫。
2.内囊: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丘脑皮质束损伤会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3.脑干:一侧脑干病变既损伤同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损伤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引起交叉性瘫痪。
4.脊髓:脊髓颈膨大以上病变——中枢性四肢瘫痪;颈膨大病变——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胸段脊髓病变——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腰膨大病变——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解剖: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2.临床表现: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
3.定位诊断
(1)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
(2)前根: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不伴感觉障碍。
(3)神经丛:损害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一致。
(三)锥体外系统损害
1.概念:锥体束以外所有的运动神经核和运动神经传导束。组成为基底节,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
2.临床表现: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震颤(静止性震颤,位置性震颤,动作性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抽动症。
(四)小脑损害
1.临床表现:主动运动时共济失调;行走时醉汉步态。睁眼并不能改善。出现暴发性言语。
2.小脑发作:小脑占位病变可发生阵发性强直性惊厥,表现为去脑强直状态。
医学考试在线提醒:手机用户可访问执业 医师考试网:(http://m.ykpass.com.cn)。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执业医师微信公众号:eduyishi,关注微信,执业医师考试资讯、考试试题、试 听课程一手掌握!
扫二维码下载医学考试在线博傲金题APP: 医师人机对话考试形式提前演练!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