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口腔执业医师 >

口腔执业医师章节考点梳理:面颈部淋巴结炎

2019-11-22 来源:博傲网校 浏览次数:717 发布者:刘老师

  关于“口腔执业医师章节考点梳理:面颈部淋巴结炎”,博傲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复习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病因

  面颈部淋巴结炎以继发于牙源性及口腔感染为最多见,也可来源于颜面部皮肤的损伤、疖、痈。小儿大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引起。由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引起的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由结核杆菌感染的为结核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1、 化脓性淋巴结炎,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 1 急性淋巴结炎,可来自牙源性病变,婴幼儿则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大多起病急、进展快。早期为单个淋巴结的肿大压痛,以后可累及多个淋巴结,还可发生粘连,皮肤发红,向周围扩散或穿破淋巴结包膜形成蜂窝织炎。随细胞毒力强弱与病人机体抵抗力的状况而有不同的全身反应,小儿尤为明显。

  1. 2 慢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龋齿、根尖周炎、牙周病变等慢性牙源性炎症,也可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表现为淋巴结的慢性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开始较小较韧,轻度压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逐渐可增大至黄豆或蚕豆大,一般均无全身症状。

  2、 结核性淋巴结炎,多发生在儿童与青年人中,在颈部的一侧或双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呈无痛性缓慢增大,圆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时可发展成寒性脓肿,或破溃流出豆渣或米汤样脓液,经久不愈。早期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或有盗汗、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消耗症状。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可以确定诊断。化脓性淋巴结炎与结核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后,还可借抽吸出的脓液进行鉴别诊断:冷脓肿的脓液稀薄污浊,暗灰色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化脓性下颌下淋巴结炎应与化脓性下颌下腺炎鉴别,后者可因损伤、导管异位或结石阻塞而继发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双手触诊检查时,下颌下腺较下颌下淋巴结的位置深而固定,导管口乳头有红肿炎症,并可挤出脓液。

  结核性淋巴结炎应与恶性淋巴瘤、唾液腺混合瘤以及颈部转移性癌相鉴别,必要时可手术摘除淋巴结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

  淋巴结炎的急性期主要是杭感染治疗,如有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慢性期主要应清除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发病灶,肿大明显的亦可手术摘除。结核性淋巴结炎则应积极抗结核治疗。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医学考试在线       

717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