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技师考试所涉及科目有四个,每一个科目知识点分布是不同的,重点与难点所占比例亦不一样。专业知识作为其中相当重要的科目,若是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对于后期整体复习影响则是极大的,医学考试在线小编整理复习要点。
46. 体层摄影
⑴基本原理:支点固定,X线管与胶片相对移动;
⑵单向移动式轨迹(水平移动式+弧形移动式)→直线轨迹;
多向移动式轨迹→圆、椭圆、内圆摆线(草花式)、螺旋线、正弦线、随意线形。
⑶体层面=指定层=预选层。
⑷一般机械角>照射角;
⑸照射角大,体层薄;照射角小,体层厚。
⑹区域体层照射角范围:≤10°;
⑺干扰影:包括晕残影、核残影、线阴影和畸变影;
⑻体层厚度:体层照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
⑼层间距:某体层面中心至相邻体层面中心的距离;
⑽固定支点式体层装置:Ⅰ支点固定;
Ⅱ调节床面高度改变层深;
Ⅲ焦点支点胶片间距离固定不变;
Ⅳ放大率不变;
Ⅴ照射角可调。
⑾体层摄影体位选择:Ⅰ欲摄平面尽量处于水平状态;
Ⅱ尽量避开层外高密度组织;
ⅢX线管运行方向尽量与层外组织长轴垂直;
Ⅳ观察液气平面采用立位体位;
Ⅴ层外高密度组织尽量置体层面以上。
⑿利用X线照片定位、定层:Ⅰ行正位体层摄影用正位片定位,侧位片定层;
Ⅱ行侧位体层摄影用侧位片定位,正位片定层
⒀曲面体层常用于: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上颌窦、鼻腔。
⒁可调支点,固定支点。
47. 乳腺摄影:
①软X线摄影利用X线光电效应;
②常摄取侧位和轴位片;屏气曝光;FFD=40~50cm;40kV↓;
48. 眼内异物定位检查:
①主要目的:在明确异物存在的前提下,确定异物的位置;
②定位最准确:角膜缘定位环法。
49. 医用X线胶片:
①包括:(双面药膜)普通X线胶片、口腔用X线胶片。
(单面药膜)软组织X线胶片、CT胶片(分se片)、荧光缩影胶片、X线复制片;
分类:Ⅰ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a. 感蓝胶片:吸收光谱峰值在420nm;
b. 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吸收光谱峰值在550nm;
c. 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
d. 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
Ⅱ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
a. 多幅相机成像胶片;
b. 激光相机成像胶片。1.氦氖(HN型):630nm;2.红外(IR型):820nm。
Ⅲ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a. 荧光电影胶片;
b. 荧光屏图像及荧光缩影胶片。
Ⅳ特种胶片:
a. 直接反转胶片;
b. 清洁用胶片。
②管理:Ⅰ低温(10~15℃)干燥(40~60%)下存放,胶片冷藏;
Ⅱ避免各种光线照射;
Ⅲ胶片放置(竖放,防摩擦防重压);
Ⅳ防有害气体;
Ⅴ有效期内使用。
③结构:Ⅰ片基;(聚酯)
Ⅱ乳剂层;
a. 卤化银;(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
普通片(AgBr+AgI);扁平颗粒片(AgBr);
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
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小,分辨率高。
b. 明胶。
主要性质(对卤化银颗粒起到介质和保护作用;提高乳剂感光度,形成感光中心;多孔性;热熔冷凝性;难溶于水。)
缺点:性能不稳定。
Ⅲ附加层;
a. 保护层:防止乳剂层机械损伤;
b. 结合层(底层):使乳剂层牢固黏附在片基上;
c. 防光晕层(防反射层):防止强烈光线从片基反射,再次感光。(单面药膜胶片用)
④普通X线胶片(色盲片):对红色最不敏感(盲色),对蓝、紫色光较敏感;
50. 增感屏:
①结构:Ⅰ基层:(树脂加工的硬纸板或聚酯塑料板);
Ⅱ荧光体层:
a. 单纯型(如钨酸钙)
b. 赋活型(如稀土):
母体(荧光体具有各种特性的基础);
赋活剂(包含在荧光体中形成发光中心并增强其的活性物质)
融剂(促进母体结晶化,同时有增加发光效率的作用)。
Ⅲ保护层:主要组成物纤维化合物。
作用:a.防止静电现象;
b. 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保护;表面清洁时使其不受损害。
Ⅳ反射层(使荧光反射回胶片,提高发光效率)或吸收层(防止荧光反射到胶片,提高影像清晰度)。
②分类:Ⅰ钨酸钙屏:配合感蓝片使用。分为高中低速。
Ⅱ稀土增感屏:钇系与镧系。分为:a.配合感蓝片使用;b.配合感绿片使用。
常用氟氯化钡/铕(蓝光)屏和硫氧化钆(ga2)(绿光)屏。
③增感率: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f=to/t
影响增感率的因素:荧光物质对X线的吸收效率和荧光转换效率。
吸收和转换效率与荧光质种类、颗粒大小、荧光层厚度以及加入的吸收光能量的染料有关,而与管电流量无关。
④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Ⅰ影像对比度增加;
Ⅱ影像清晰度降低;
Ⅲ影像颗粒度变差。
⑤保管:
Ⅰ防高温,防潮湿;
Ⅱ防阳光曝晒;
Ⅲ防止水和药液溅如;
Ⅳ暗盒应直立放置,避免重压变形。
51. 照片斑点:Ⅰ构成要素:量子斑点、屏斑点、胶片颗粒性;
Ⅱ控制方法:a.控制增感率;
b. 选用均一性强的增感屏;
c. 适当提高mA相应降低kV;
d. 控制摄影条件。
52. 感光:是化学反应中的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潜影:形成先决条件: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
组成物质:银集团 nAg
53. 显影:途径:Ⅰ物理显影;Ⅱ化学显影(实际全为)
显影液:组成:Ⅰ显影剂:分类:a.无机;b.有机(照片冲洗全为)
常用:米得(对甲氨基酚硫酸盐);对苯二酚(海得);菲尼酮(1-◇◇-3呲唑烷酮)
Ⅱ保护剂:常用 亚硫酸钠。
作用:a.防止显影剂氧化;
b. 防止照片污染,并稳定显影作用。
Ⅲ促进剂:常用 碳酸钠、氢氧化钠、偏硼酸钠。
作用:a.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氢氧根离子,促进显影剂的电离;
b. 促使乳剂层膨胀,加大显影液渗透性;
c. 稳定显影液PH值。
Ⅳ抑制剂:溴化钾、有机防雾剂。
作用:防止照片灰雾的产生。
Ⅴ溶剂:主要为水溶剂。理想的水溶剂为蒸馏水。
常用显影液组合类型:ⅠMQ型—米得(Metol)和对苯二酚(Quinol);
ⅡPQ型—菲尼酮(Phenidone)与对苯二酚。
PQ 型显影液性能:a.具有明显的超加和性;
b. 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和显影能力的持续性;
c. 照片处理容量大;
d. 无显影中的着色污染。
显影温度:Ⅰ手工冲洗显影温度在18℃~20℃;
Ⅱ自动冲洗机显影温度在34℃左右。
显影时间延长时,胶片将受以下影响:Ⅰ影像密度增大;
Ⅱ灰雾增加;
Ⅲ影像颗粒性恶化;
Ⅳ对比在初期增加,延长时低下;
Ⅴ感度初期增加,延长时低下。
显影过程中与照片灰雾有关的因素:Ⅰ显影时间过长;
Ⅱ显影温度高;
Ⅲ显影液与空气接触氧化;
Ⅳ显影液中含有硫化物。
54. 定影液:组成:Ⅰ定影剂: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铵;
Ⅱ保护剂:亚硫酸钠;
Ⅲ中和剂:酸性物质(冰醋酸、硼酸);
Ⅳ坚膜剂:钾矾、铬矾;
Ⅴ溶剂。
55. 胶片特性曲线(H-D曲线):是描述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可因显影液种类而异。
横坐标为曝光量,纵坐标为密度。
组成:足部(感光不足)、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是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肩部(曝光过度)和反转部(曝光量↑D↓)。
可反映感光特性:感光度、本底灰雾、对比度(γ值、平均斜率)、宽容度、最大密度。
感光度:S=1/H(Dmin+1.0)
本底灰雾:最小密度(Dmin)。约为0.2。
Ⅰ是照射量为0时照片所具有的密度值;
Ⅱ位于特征曲线的起始点;
Ⅲ片基灰雾(例如:明胶、保护膜密度)和乳剂灰雾(例如感光中心);
对比度(γ值、平均斜率)
γ=照片密度差/物体密度差
表示照片对比度系数。在胶片特性曲线上是指特性曲线直线部的斜率,又称反差系数。
直线部各点的γ为一定值,其它部分γ值因各点的斜率不同而不同。
医用X线胶片γ值为2.5~3.5。(2.0~3.0)
宽容度:按比例记录被照体密度范围的能力。
宽容度与γ值成反比。
最大密度(Dmax):位于肩部。约为3。
能吸收入射可见光99%的照片密度值是2.0。
关于放射技师考试专业知识复习点,以上内容做了部份归纳。若您想学习更多知识点,可以关注医学考试在线,后期会不断进行更新。
20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所以我们做到了医考培训合格率最高的神话!医学考试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热线: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吗?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卫生资格考试QQ交流群:535258470
扫描下方二维码,海量免费试题等你来做!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