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必会知识点(二)”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小编整理如下:
1.新生儿宫内感染
新生儿宫内感染比较常见的为TORCH综合征,是指由弓形虫(T)、风疹病毒(R)、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H)或其他病原体(O,主要指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等所致的围生期危害较严重的感染,孕妇受感染后,胎儿可发生先天性感染可致流产、死胎,新生儿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先天缺陷等病症,甚或死亡。
2.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新生儿在出生2周后应给以生理量(10μg/d)(400IU)维生素D至2岁。
3.儿童肥胖症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4.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
①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即视网膜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缺乏时则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导致暗光或弱光下的视力障碍,出现夜盲症;
②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细胞增生,表层角化脱屑,皮脂腺及汗腺萎缩,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毛发干枯,指甲变脆;
③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A促进硫酸软骨素等黏多糖的合成,缺乏时会影响骨组织的生长发育;
④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⑤参与和维持生殖系统功能。
5.儿童唾液特点
出生3~4个月后,唾液腺渐趋成熟,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因口底浅及不能及时吞咽而流涎。小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6.小儿腹泻病按病程分类
①急性:病程<2周;
②迁延性:病程2周~2个月;
③慢性:病程>2个月。
7.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主症腹泻,重症频泻大便黄或黄绿色水样,有假膜排出,少数大便带血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有腹痛、腹胀和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大便厌氧培养和毒素检测可协助确诊。
8.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无其他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研究认为此类腹泻与乳糖不耐受及食物蛋白敏感有关。
9.原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原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子(酸、胃蛋白酶、胆盐、药物、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等)增强和黏膜自身的防御因素(黏膜屏障、黏液重碳酸盐屏障、黏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减弱,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10.胃肠道黏膜损害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也是最主要的黏膜损害因素。
以上“儿科主治医师必会知识点(二)”有博傲小编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